万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近年来,万宁教育念好“四字真经”,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贫困生帮扶计划全面落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夯实教育基础,着力为群众提供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全面改薄”后的南林中心学校新操场
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
近年来,万宁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严格按照相关实施细则规定的范围、对象、项目、标准以及审核认定程序进行实施,并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惠性扶持政策全覆盖。引导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读好书,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最大效益。政府每年及时将贫困助学金下发到贫困学子账户,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2017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4878人次,教育扶贫资助14878人次,金额1976.725万元。2018年春季学期特惠性资助已发放学生9527人,金额1199.45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8027人,金额998.34万元;农村低保家庭和特困供养学生1523人,金额201.115万元。
勤家访:逐户回访 二维码信息名片 一个都不错漏
5月12日,新中中心学校的老师们在三更罗石盘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又徒步20多分钟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上的石盘村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入户走访。按照学校“校不漏班、班不漏人”的教育精准扶贫要求,老师们花费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走访了石盘村30户贫困学生。
“全面改薄”后的乡村学校多媒体教室
每到一户,他们都与贫困学生的家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家庭困难情况、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并确认贫困资助款是否发放到户,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老师们宣讲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以及扶贫计划,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市教育局还将含有各个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以及资助信息的详细情况录入网络系统二维码中,由老师们走访时贴在贫困生宣传卡片,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学生家长及老师们们对该学生的受资助情况便可清晰明了。以科技加扶贫来完善学生信息,不错漏一个贫困学子。
真投入:特殊教育学校保障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全面改薄”后的乡村学校羽毛球场
秉持着是“按事找钱”原则,万宁市加大教育投入。近几年来,市政府在财力尚不富余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调剂资金,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4-2016年,全市教育总投入31.7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总投入22.78亿元,教育项目投入13.75亿元。从2016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2526万元专款,设立“校长基金”,重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和学校管理贡献突出的学校及教师。
同时,市政府还采取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考虑到“三残”学子的特殊情况,我市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18年春季开始招生,解决了全市180名“三残”儿童读书与护理问题。
“全面改薄”后的乡村学校实验室
至2017年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各类功能室216间,教学仪器设备资金8168万元, 计算机4250台,图书77万5千册, 购置课桌椅58500套,完成全市学校标准化配置。同时,创建“互联网+教育”发展模式,构建“千兆主干、百兆到校”教育城域网,实现校际网络化全覆盖。全力改造校园基础设施配备,竭尽全力让城乡教育平等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补短板:关注乡村教师 打造学校特色
2012年以来,万宁市为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补充教师476名,同时,发动各级教育基金会及助教组织,出资聘请当地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如海南乡村教育促进会,为我市14所学校聘请了9个学科教师27人。到2017年底,全市基本补齐了图、音、体、英及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紧缺教师。
“全面改薄”后的乡村学校书法教室
近两年来,我市还投入3590万元,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乐园、学园、家园般的育人环境。推进特色课程建设, 编写了《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等多种校本课程。各学校还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侨乡、海洋、咖啡等特色课程。后安中学、东兴学校等和市书法家协会联手,组织书法进校园活动。此外,各学校组建起鼓号仪仗队、管乐队及手工制作、绘画、播音、摄影等兴趣班(组),着力打造海南学生“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的特色印记。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万宁教育人正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推进教育扶贫,加快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步伐、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努力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吴小静)
摄影:吴鹏